致我们无处安放的天朝青春  

多年前一段躁动的时节,我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电影《香港制造》,片中几位身处社会边缘的少男少女,通过不同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就如烟花在最灿烂的一刻定格,化为灰烬,跌落尘埃,却留给世间最美的记忆。每当看到影片结尾处,中秋那一句“我们死得那么年轻,所以我们永远年轻”,我都心如刀绞,感受到一种跟自己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却又如此真实而切肤的痛楚。后来我明白,这种内地电影从来未能给过我的感觉,叫“残酷”,又名“青春”。

不完美却开了个好头

多少年来,内地电影习惯了粉饰现实,回避矛盾,连带假大空地歌颂所谓生活的光明美好。自然地,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部名副其实的青春片,看不到青春期真实的迷惘、欲望、煎熬与惆怅,更别提表现社会转型期的剧烈变化对年轻人心理的冲击扭曲,以及随之而来的阴霾与挣扎了。究其根由,对躁动的、真实的乃至惨烈青春的如实表现,乃是对官方意识形态所精心纹饰的虚假社会乌托邦的嘲讽和洞穿,青春的真实、放纵与抗争,是对刻板生活、虚伪体制和利益交换世态的最响亮的耳光,但生活被迫充满和谐,电影便只能撒谎成性了。

由此,多少年来,我们只能在各种小说、境外青春片中寻找寄托,安放青春,这不能不说是内地电影尴尬和悲哀(别跟我扯《阳光灿烂的日子》,马小军们的大院生活跟你有毛关系,和谐后的《十三棵泡桐》勉强可算半部)。而随着内地青春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上映,我说,内地人的青春,终于在电影中有处地方可以安放了。

虽然《致青春》并不完美,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它毕竟是块像样的地方,而且它应该只是一个开始,会有更多的电影人,将一代一代人逝去的青春悲喜与时代挽歌,用通俗和沟通的姿态,用电影娓娓道来,寻找共鸣。大家在影院中,不再仅仅接受好莱坞视觉大片的全球性洗礼,也不再仅仅在与我们的生活毫无瓜葛的港台“那些年”的小清新中幻影移情,而是可以面对银幕上实打实我们自己的青春岁月,一起歌哭,共同欢笑,这难道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吗?

《致青春》开的这个头,我相信后面一定会被《十年女友》、《富士康少年》、《谢室友当年不杀之恩》、《致不该忘却的朱令》之类接棒,继续前行。青春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电影拍不尽的题材,因为它表征的是人最无忧无虑、灿烂美好的一段时光,同时又是必将陨落和逝去的美丽人生的幻影,电影中的青春,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人类理想生活的愿景的直陈与失落后的追悔,而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的当下太多太多太多,青年的理想和血泪,是转型期中国最美的梦和最重的伤,理应得到电影的表现和传播,供大众观看、咀嚼和回味。

为什么就偏偏容不下赵薇?

很多人痛斥《致青春》是烂片,并痛彻心扉地说赵薇及这部电影的大卖,是中国电影的悲哀云云,似乎导演跟他有杀父之仇。我无法理解这种观点,说实话我非赵薇的粉丝,而且对作为演员的她的表演风格也并不感冒,直到今天,我都没正眼看过《还珠格格》,但对她初尝导演的《致青春》,却怀有敬意和感激。

不仅仅是因为影片拍出了与我这一代人的青春暖伤,更是她的举动弥补了中国电影某种事实上的空白,这无疑需要勇气和诚意。《失恋33天》完美吗?《泰囧》完美吗?《西雅图》完美吗?你们可以容忍徐铮、容忍滕华涛的不完美,为什么就不能容忍赵薇的不完美呢?只因为她是家喻户晓的演员?只因为她符合了某些阴谋论所谓的上层路线?只因为某些人见不得别人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当看到片中曾毓指着毕业招聘现场那满坑满谷的人头攒动对陈孝正说,看看他们,都是和你我一样建筑系毕业的学生,即使你再有才华,没有关系和背景,还不是要到工地上累的像狗;看到学校保卫处的干部指着满脸伤痕的朱小北,凶神恶煞地摆着官腔袒护自己人,只因为朱小北不漂亮也不是什么官二代时,我会想起自己刚到北京时的茫然,毕业找工作时那种无钱无背景无关系的无望恐慌和求告无门,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为了多挣点连续几天熬夜赶节目,在回家的公交上酣然大睡坐过站的疲累,想起北京的雨季租住在简陋平房中的我到处堵漏舀水的狼狈。

不错,它们曾经是我的痛苦与绝望,但今后一定会是我的勇气与智慧之源。但在将它们完全转化成我人生的财富之前,有一部《致青春》这样的电影来供我回忆,激我前行,提醒我现实的残酷与遗憾,我其实很感谢赵薇,虽然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压根就没想到过这是赵薇导演的,不像有些人一直提醒自己,这是一部赵薇导演的电影,我就该夸或者我就该骂。就像寓言故事里,一个和尚对另一个和尚说的,“我把女施主背过河就放下了,没想到你到现在还背着啊?”好比当年有人问,如果《金陵十三钗》不是张艺谋导演的,评论会怎样一样。而对我来说,我想如果不是赵薇,而是别的什么人拍的这部电影,我依然会心怀感激并举手支持。电影对我来说,就是电影本身,它是我评论的起点也是边界。

重口味是真实生活的必需

毋庸置疑,影片前后部分确实存在反差,校园生活流畅自然,工作后的生活有些凌乱,郑微与林静三番五次的亲吻纠葛,找不到人物清晰准确的心理依据。但其实这样的缺点在原著中就存在,辛夷坞同样没有解决好校园生活的浑然天成与主角踏入社会后的隔靴搔痒。这种叙事结构上的不足,很难避免地保留到电影中。但影片编导在稍微的犹疑与徘徊之后,依然以阮莞的死来宣告了郑微们与青春的正式告别,以施洁的“点醒”,来昭示郑微的找到自己,不再迷惘。

我不同意有些人关于施洁的故事线可以完全拿掉的说法,她毕竟让郑微看到了从前的自己,看到了那个为爱不顾一切的玉面小飞龙,从而启示郑微为凑合而在一起的爱情是不对的,也是不道德的,这条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确实觉得林静的戏份可以再少些,特别是郑微对他三番五次的“纠缠”完全可以简化为一到两场戏,只要功能到了足矣。但我想韩庚的粉丝可能会不愿意了,也许这也是制片方平衡的结果。

虽然这样,但这些丝毫不妨碍我观看、理解影片并被其感动,我想说的是,当有些电影成为社会的话题和热点,必然有它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对社会心理的代偿,对社会矛盾的想象性解决等等),技巧的遗憾并不能成为我们将之一棍子打死的借口。对于中国电影的一些新现象,就像释放本土喜剧能量的《泰囧》、点燃民间失恋物语的《失恋33天》、cos好莱坞爱情情节剧惟妙惟肖的《西雅图》一样,它们本身的高票房本身说明了中国电影在某些部位的缺失和残疾,如果你因为它们不完美有缺点就斥为臭不可闻的烂片,那中国电影还怎么进步?如果你愿意只看主旋律电影和几位品牌老导演的老面孔度日,那我无话可说。

另外让我比较惊喜的是,影片有不少重口味的桥段,比如男生个个像色鬼一样对漂亮女生垂涎三尺,老张偷看成人电影悄悄勃起,情侣间的亲吻和爱抚,甚至男生宿舍的打飞机(预告片里有,但正片删掉了),女生的怀孕打胎,当然还有不同阶层同学之间的颉颃和争斗。这些生活中真实存在,却在以往的内地青春题材电影中常常缺席的元素,齐集在《致青春》,是一种勇气,更彰显一种诚意。青春的粗俗和真实,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阶段,如果连这些都羞于面对和表现,我想这是内地电影的悲哀,而如果敢于表现,那只是勇气,如果还能表现得恰到好处,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那叫本事。

写下此文时,据说上映九天的《致青春》票房已突破四亿大关,很多人不理解没大场面、大明星的《致青春》为什么票房如此高涨,还有人酸酸地说,还不是冲着赵薇的名号去的——对不起,至少我就没有冲这个去。我想很多人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每一部票房大卖的黑马影片,背后必有其深层的原因,也许它提供了当前这个社会稀缺的某种抚慰,也许它暗合了人们心中某种美好的愿望,也许它为某些社会伤痛和矛盾提供了想象性的解决和代偿。总之,与其毫无理性地骂娘,真心热爱电影的人,不如坐下来细细地想想其中的原因。

最后,我想说,每一种真实的青春都是美丽的,哪怕这种真实很残酷,每一种青春都是值得纪念的,哪怕这种纪念要让我们时时经历痛苦的回忆:那些在文革武斗中惨死的青年、被巨大权力的阴影遮蔽的朱令们、富士康那些选择纵身一跃的打工少年、那些背井离乡流汗砌砖发出想做国家领导人豪言的小伙子,你们迟早都将登上天朝的大银幕,希望《致青春》之后,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胡不鬼 时光网)


评论

© ID1880282 | Powered by LOFTER